NFC/RFID 基本原理

近场通信 (NFC) 是一种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,可用于传输少量信息并尽可能地降低设置时间及功耗。NFC 使电子设备之间通常仅间隔几毫米,有助于设备简单、安全地进行双向(点到点)交互。NFC 应用涵盖非接触式事务、数据交换以及 WLAN 等更复杂技术的简化设置。

NFC 基于两个环形天线之间的感应耦合,它可在全球可用的非授权 ISM 频段 (13.56 MHz) 下操作,并且支持 106 kbit/s、212 kbit/s 及 424 kbit/s 的数据率。

NFC 通信协议以及数据交换格式均基于 ISO/IEC 18092 所列的现有 RFID 标准:

  • NFC-A(基于 ISO/IEC 14443A)
  • NFC-B(基于 ISO/IEC 14443B)
  • NFC-F(基于 FeliCa JIS X6319-4)

这使得 NFC 设备与现有的无源 13.56 MHz RFID 标签以及非接触式智能卡兼容(依照 ISO 18000-3 空中接口)。

NFC 点到点通信通常涉及一个引发器以及一个目标。对于两个通电 NFC 设备之间的有源通信,引发器以及目标交替产生磁场。在无源通信模式下,无源目标(比如标签)从 NFC 读卡器等引发器有源产生的射频磁场获取操作电力。在此模式下无需电池,因此 NFC 目标可能非常小,比如是一张贴纸。

NFC 设备支持三种操作模式:

读/写模式:根据 ISO 14443 以及 FeliCa 规范,NFC 设备可以读取集成在智能海报、贴纸或密钥卡中的标签(不带电的 NFC 芯片)。

对等模式:根据 ISO/IEC 18092 规范,两个自供电 NFC 设备可以交换数据(比如虚拟名片或数字相片),或共享 WLAN 链路设置参数。

卡仿真模式:NFC 读卡器可读取存储数据,支持现有基础设施内的非接触式支付以及出票。

鉴于可用 NFC 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的数量不断攀升,市场中移动支付、出票、智能海报以及出入控制、数据共享及其他服务等应用将呈现增长态势。

NFC 设备必须符合 NFC Forum 发布的规范以确保互操作性。这些规范界定了在主动轮询模式以及被动侦听模式下的 NFC 设备的射频测量,此类测量需要使用信号发生器来生成轮询命令以及侦听响应,还需要使用信号分析仪来测量来自被测 NFC 设备的波形。此外,射频测量还需要一台 NFC 参考轮询设备以及一台 NFC 参考侦听设备,分别用作被测设备的引发器和目标。

罗德与施瓦茨提供符合 NFC 模拟规范的快捷、易用、准确的测试解决方案,旨在满足 NFC 测试工程师的需求。

技术概览

更多信息